公开年报
青海省民宗委2017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来源:
日期:2018-03-15 18:21:02
点击:103375
属于:公开年报
省政府信息与政务公开办公室:
本年度报告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要求,由省民宗委编制。如对本报告有任何疑问,请与青海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联系(地址:西宁市西大街2号;邮编:810000;电话:0971-8453273;电子邮箱:qhmzzj@163.com)。
一、概述
2017年,在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省民宗委紧紧围绕全省工作大局和民族宗教中心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公开促进民族宗教工作决策部署的落实,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较好地树立了省民宗委政务公开、透明运行的政府形象。
(一)以信息公开促进工作落实。紧紧围绕贯彻落实中央、全省民族、宗教工作会议精神,以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建设、治理民族宗教事务、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宗教管理规范有效、全力维护民族宗教领域和谐稳定等重点工作为主线,利用门户网站、报刊、微信公众平台等多种载体及时公开发布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民族宗教工作领域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的信息。
(二)切实做好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少数民族权益保障等方面的信息公开。围绕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及时向社会发布涉及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及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等方面的信息,着重加强了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少数民族合法权益保障、维护宗教领域和民族地区和谐稳定等方面的信息公开。进一步落实《省民宗委机关效能建设九项制度实施细则》,严格执行首问负责制、AB岗工作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月计划、月督查、月通报等制度,制作机关效能公示栏,公布投诉电话和邮箱,推行效能反馈卡制度,发放给来机关办事的群众,做到一事一卡;制定并明确各处室和工作人员岗位职责、制定权利运行流程图,上墙公示;完成省民宗委权责清单编制工作,共梳理11项行政审批、14项行政处罚、1项行政监督、5项涉密行政审批事项。取消1项行政审批,3项行政审批转化为政府内部审批和其他行政权力,在政府门户网站予以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制定《省民宗委民族宗教事务行政管理方面通过法定途径分类处理信访投诉请求清单》,在门户网站公布;强化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健全机关内部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建立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和信访投诉分类处理制度;落实行政执法责任、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管理、持证执法、行政执法公示四项制度,公开执法流程、要素、时限等;及时公开部门预算编制说明、部门决算表、“三公”经费支出公开表、调整民族贸易县民族贸易企业、全国民委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拟推荐对象等方面的数据信息。
(三)充分发挥门户网站等平台作为政府信息公开第一平台的作用。2017年利用政府网站、微信群、微信公众号等,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力度,进一步增强信息公开的规范性,信息公开内容和表现形式不断丰富,信息公开的互动性和实效性进一步提升,拓宽了全省民族宗教工作宣传渠道,全年网站、微信群、微信公众平台发布(更新)信息1000余条。
(四)搭建信息公开平台。设立政府信息公开咨询电话和电子举报信箱,接受公众监督。建立政务公开电子信息公告栏,建设省民宗委门户网站,加大政府信息的透明度,拓展政府信息公开渠道。
(五)加强宣传培训教育。组织机关工作人员学习了《条例》的立法精神、主要内容、重要意义,提高了委领导及全体干部对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重要性的认识,增强机关工作人员的政府信息公开意识,提高做好信息公开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一)公开内容
全年主动公开政府信息560条,内容包括各类重要会议、重大活动、民族宗教事务管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民宗委动态、地方工作动态、部门预算、“三公”经费等方面的内容。其中,民族事务管理类信息125条;宗教事务管理类信153条;民族团结进步类信息85条,工作动态类信息145条;藏语术语公报2期、部门预算、部门决算、“三公”经费3次。
(二)公开形式
通过《青海民族宗教》刊物、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新闻媒体、文件、信息等形式进行政府信息公开。对涉及少数民族群众和信教群众切身利益的行政审批许可事项;对省民宗委的工作职能、领导分工、内设机构职能及办公电话,各市州、县(区)级民族宗教工作部门联系电话;对民族宗教方面基本政策、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以及委机关各项规章制度、办事规则等进行公布;并向省政府门户网站提供有关民族宗教事务方面的内容;在《青海民族宗教》刊物上公布《藏语术语公报》、政策文件、工作要闻等;严格按照《中国穆斯林出国朝觐报名排队办法》,建立健全公开、公平、公正的网上报名排队制度,朝觐名额分配数量与朝觐报名人员次序张榜公布,做到公正、透明;在省民宗委门户网站设立政务信息、政府信息公开、政策文件、公示公告等栏目,公布省民宗委行政审批项目,办事指南,发布政务信息,地方工作动态,媒体新闻、图片新闻。
三、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本年度没有受理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
四、政府信息公开咨询处理情况
本单位2017年度共接受群众咨询50次,其中:咨询电话接听35次,当面咨询接待15次。
主要涉及民族宗教政策、清真食品办理、民族成份更改、宗教活动场所组织机构代码证换发、少数民族合法权益保障及民族宗教事务等方面的内容。
五、政府信息公开复议、诉讼情况
本单位2017年度没有发生因政府信息公开涉及的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
六、政府信息公开支出与收费
本单位2017年度政府信息公开事务中没有发生相关收费和减免情况。
七、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情况
2017年,我委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方面虽然做了一定工作,但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如政府信息公开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制度有待完善,公开范围、公开内容、公开形式有待进一步丰富拓展等。下一步,我委将进一步健全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不断丰富和完善公开方式,不断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力度,提升工作水平。一是健全完善政府信息公开相关配套制度建设;二是进一步加大财政预算、公共资源配置、民族经济建设项目、寺院公共服务项目等方面的信息公开力度;三是充分发挥门户网站和微信公众号作用,推动在线交流等互动功能建设,做好宣传和解疑释惑工作,凝聚民心,维护稳定,更好的为各族人民群众服务;四是进一步加强调查研究,不断总结、吸取经验,切实改进和推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附件:政府信息公开情况统计表
省民宗委
2018年3月12日
本年度报告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要求,由省民宗委编制。如对本报告有任何疑问,请与青海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联系(地址:西宁市西大街2号;邮编:810000;电话:0971-8453273;电子邮箱:qhmzzj@163.com)。
一、概述
2017年,在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省民宗委紧紧围绕全省工作大局和民族宗教中心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公开促进民族宗教工作决策部署的落实,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较好地树立了省民宗委政务公开、透明运行的政府形象。
(一)以信息公开促进工作落实。紧紧围绕贯彻落实中央、全省民族、宗教工作会议精神,以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建设、治理民族宗教事务、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宗教管理规范有效、全力维护民族宗教领域和谐稳定等重点工作为主线,利用门户网站、报刊、微信公众平台等多种载体及时公开发布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民族宗教工作领域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的信息。
(二)切实做好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少数民族权益保障等方面的信息公开。围绕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及时向社会发布涉及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及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等方面的信息,着重加强了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少数民族合法权益保障、维护宗教领域和民族地区和谐稳定等方面的信息公开。进一步落实《省民宗委机关效能建设九项制度实施细则》,严格执行首问负责制、AB岗工作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月计划、月督查、月通报等制度,制作机关效能公示栏,公布投诉电话和邮箱,推行效能反馈卡制度,发放给来机关办事的群众,做到一事一卡;制定并明确各处室和工作人员岗位职责、制定权利运行流程图,上墙公示;完成省民宗委权责清单编制工作,共梳理11项行政审批、14项行政处罚、1项行政监督、5项涉密行政审批事项。取消1项行政审批,3项行政审批转化为政府内部审批和其他行政权力,在政府门户网站予以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制定《省民宗委民族宗教事务行政管理方面通过法定途径分类处理信访投诉请求清单》,在门户网站公布;强化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健全机关内部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建立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和信访投诉分类处理制度;落实行政执法责任、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管理、持证执法、行政执法公示四项制度,公开执法流程、要素、时限等;及时公开部门预算编制说明、部门决算表、“三公”经费支出公开表、调整民族贸易县民族贸易企业、全国民委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拟推荐对象等方面的数据信息。
(三)充分发挥门户网站等平台作为政府信息公开第一平台的作用。2017年利用政府网站、微信群、微信公众号等,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力度,进一步增强信息公开的规范性,信息公开内容和表现形式不断丰富,信息公开的互动性和实效性进一步提升,拓宽了全省民族宗教工作宣传渠道,全年网站、微信群、微信公众平台发布(更新)信息1000余条。
(四)搭建信息公开平台。设立政府信息公开咨询电话和电子举报信箱,接受公众监督。建立政务公开电子信息公告栏,建设省民宗委门户网站,加大政府信息的透明度,拓展政府信息公开渠道。
(五)加强宣传培训教育。组织机关工作人员学习了《条例》的立法精神、主要内容、重要意义,提高了委领导及全体干部对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重要性的认识,增强机关工作人员的政府信息公开意识,提高做好信息公开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一)公开内容
全年主动公开政府信息560条,内容包括各类重要会议、重大活动、民族宗教事务管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民宗委动态、地方工作动态、部门预算、“三公”经费等方面的内容。其中,民族事务管理类信息125条;宗教事务管理类信153条;民族团结进步类信息85条,工作动态类信息145条;藏语术语公报2期、部门预算、部门决算、“三公”经费3次。
(二)公开形式
通过《青海民族宗教》刊物、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新闻媒体、文件、信息等形式进行政府信息公开。对涉及少数民族群众和信教群众切身利益的行政审批许可事项;对省民宗委的工作职能、领导分工、内设机构职能及办公电话,各市州、县(区)级民族宗教工作部门联系电话;对民族宗教方面基本政策、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以及委机关各项规章制度、办事规则等进行公布;并向省政府门户网站提供有关民族宗教事务方面的内容;在《青海民族宗教》刊物上公布《藏语术语公报》、政策文件、工作要闻等;严格按照《中国穆斯林出国朝觐报名排队办法》,建立健全公开、公平、公正的网上报名排队制度,朝觐名额分配数量与朝觐报名人员次序张榜公布,做到公正、透明;在省民宗委门户网站设立政务信息、政府信息公开、政策文件、公示公告等栏目,公布省民宗委行政审批项目,办事指南,发布政务信息,地方工作动态,媒体新闻、图片新闻。
三、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本年度没有受理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
四、政府信息公开咨询处理情况
本单位2017年度共接受群众咨询50次,其中:咨询电话接听35次,当面咨询接待15次。
主要涉及民族宗教政策、清真食品办理、民族成份更改、宗教活动场所组织机构代码证换发、少数民族合法权益保障及民族宗教事务等方面的内容。
五、政府信息公开复议、诉讼情况
本单位2017年度没有发生因政府信息公开涉及的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
六、政府信息公开支出与收费
本单位2017年度政府信息公开事务中没有发生相关收费和减免情况。
七、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情况
2017年,我委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方面虽然做了一定工作,但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如政府信息公开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制度有待完善,公开范围、公开内容、公开形式有待进一步丰富拓展等。下一步,我委将进一步健全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不断丰富和完善公开方式,不断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力度,提升工作水平。一是健全完善政府信息公开相关配套制度建设;二是进一步加大财政预算、公共资源配置、民族经济建设项目、寺院公共服务项目等方面的信息公开力度;三是充分发挥门户网站和微信公众号作用,推动在线交流等互动功能建设,做好宣传和解疑释惑工作,凝聚民心,维护稳定,更好的为各族人民群众服务;四是进一步加强调查研究,不断总结、吸取经验,切实改进和推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附件:政府信息公开情况统计表
省民宗委
2018年3月12日
- 中国政府网及国务院部门网站
- 青海省政府网及市州政府网站
- 地方部门平台链接
- 地方民宗委
- 其他网站
- 北京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 天津市民族和宗教事务委员会
- 河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
- 内蒙古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
- 吉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
- 辽宁省民族和宗教事务委员会
- 黑龙江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 江苏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 上海市民族和宗教事务局
- 浙江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 安徽省民族事务委员会
- 福建省民宗厅
- 江西省民族宗教事务局
- 山东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 河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 湖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 湖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 广东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 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 重庆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 海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 四川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 西藏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
- 贵州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 陕西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 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 甘肃省民族事务委员会
- 宁夏回族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
联系人:张巍
电话:0971-8452421
传真:0971-8453273
邮件:qhmzzj@163.com
网址:http://mzw.qinghai.gov.cn 地址:青海省西宁市西大街2号
青海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版权所有 2021-2026 【青ICP备10000424号-5】???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368号
网址:http://mzw.qinghai.gov.cn 地址:青海省西宁市西大街2号
青海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版权所有 2021-2026 【青ICP备10000424号-5】???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368号
技术支持:青海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